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 吴前进
今天中华慈善总会举办2024中华慈善论坛暨总会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批示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总结中国慈善事业理论与实践成果,探讨新时代中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上午,听取陆治原部长和宫蒲光会长的讲话,专家及爱心人士的演讲,刚才又听取了兄弟省市慈善会的工作交流,使我们深受启发,深感这次会议非常重要、非常成功,是我国慈善事业的一次盛举,对于推动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慈善组织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如何践行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如何以慈善的路径参与社会治理?这是新时代慈善工作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会围绕这一重大课题新思路谋划,新路径探索,新业态引领,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创建幸福家园:开创慈善助力乡村振兴新格局
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响应中华慈善总会号召,我会策划设计了以“五个一”为内容的“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程”。
在工程实施中,我们抓住筹措村社互助金、办好关爱中心这两个“牛鼻子”,以农村行政村和城市社区为单位,以“乡情”为纽带,发动经济成功人士和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自愿捐赠慈善互助金,充分利用撤村并校的闲置房屋,多模式、多途径创办慈善关爱中心,为辖区“一老一少”提供就餐、休息、娱乐、照料等多元化服务,使农村丧失劳动力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使留守儿童得到关爱。
“工程”从2020年10月开始在38个县区试点,连续3年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在全省推广实施。现全省已有40%的村、社区参与创建,建成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7150个;线上线下筹募建设资金及村社互助金13亿元;幸福家园关爱中心开办老年人爱心餐厅4052个,就餐老人达35万人,兴办儿童之家近3000个,关爱留守儿童10万余名;开展孝善之乡创建活动评选表彰孝善之星、道德模范近5万名;创建“爱心超市”倡导村民“日行一善”;村社慈善志愿者发展到40万名,开展服务活动3万多场次,义工服务数亿工时。
这一工程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推动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是迄今为止陕西慈善募集量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受益面最广的慈善项目,2023年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
二、召开慈善大会:打造慈善促进共同富裕新模式
脱贫攻坚战役之后,慈善组织如何动员经济成功人士践行第三次分配先富帮后富?通过推动县区召开慈善大会我们找到了答案。从2022年开始,我们发动淳化等18个区县党委、政府召开了19场慈善大会(目前还有20多个县区正在筹备),从而在全省刮起了一股党政支持推动慈善事业的强劲东风,慈善募集实现了井喷式增长,19场慈善大会募集总额达到22.57亿元,每个县区平均达到1.25亿元。多数县区一场慈善大会的募集额度比该县区慈善会成立20多年来的募集总额还多。
实践证明,召开“慈善大会”既是党委、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慈善组织动员社会爱心先富帮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对于改善一个地方慈善公益生态,推动一个地方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奠基铺路的作用。为新时代慈善促进共同富裕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模式。
三、建设数字慈善业态:开发慈善募集新质生产力
我会发挥互联网链接一切的优势,将慈善需求与社会爱心互联互通,从社会招聘了13名专业人才组建了数字慈善工作团队,通过互联网公益众筹,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小额捐赠,打造数字慈善新业态。8年来,联合市、县慈善会通过“99公益日”“9·5数字公益节”和“乡村振兴·陕西专场”等互联网公益节点活动及日常线上众筹,在腾讯等互联网公益平台推介筹款项目5000多个,8000多万人次参与爱心捐赠,线上筹款24.6亿元,荣获中央网信办、陕西省网信办“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奖”。目前,互联网公益众筹已成为陕西波澜壮阔的奉献爱心社会大实践。
四、“三化”建设项目:开创慈善社会救助工作新局面
慈善工作的成效通过具体项目实施来体现。近年来,我们联合市县慈善会建立调研督导机制,联动抓落实,工作到基层,推动慈善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规范化、管理质量品牌化“三化”建设,开创慈善社会救助工作新局面。
一是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策划实施项目。如募投10.16亿元实施“慈安桥”项目,在山大沟深的山区村庄捐建慈安便民桥7835座,解决了388万名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渡河困难;募投14.5亿元实施慈善助学项目,帮助30万名大学生、20万名高中生完成学业;募投13亿元实施困难家庭大病救助项目,承接中华慈善总会价值32亿元的药品向大病患者发放;募投逾10亿元开展“十百千万爱心助农大行动”,帮扶10万多个脱贫户发展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是工作到基层推动慈善项目“三化”建设。近几年,我会每年组建十个调研督导组深入市、县(区)对慈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督查了80%的县区,50%的镇、街办,近千个村和社区。调研督导坚持问题导向,对标质量标准找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一地一策优化项目实施方案,推动慈善工作“三化”建设。在省慈善协会的推动下,市县形成了齐心协力抓项目、抓质量、抓落实的工作态势。
五、实施八大工程:开辟慈善文化传播新路径
我会实施八大工程传播慈善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社会治理:一是实施“中小学慈善文化教育工程”,中小学校学生每月上一节慈善课、举行一次慈善主题班会、写一篇善行作文。用“爱”塑造学生心灵,用“善”培养学生行为。二是实施“阳光行动工程”。在学校开办慈善文化大讲堂;每年暑假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深入山区帮困、支教。三是实施“社会慈善文化工程”,成立慈善书画研究会;实施“爱为读”项目建设公益性阅读平台;设立公民道德基金表彰奖励“陕西好人”。四是举办慈善高峰论坛,为慈善实务提供理论指导。五是开展融媒体慈善宣传,刊办《善天下》杂志、《陕慈快讯》;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办慈善专版、栏目;开办微信、抖音号弘扬慈行善举。六是与西北大学联合组建“陕西省慈善研究院”进行慈善文化理论研究,为慈善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七是实施“慈善文化养老工程”,在城镇社区开办了167所慈善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搭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善的平台。八是在每年“中华慈善日”所在周开展“慈善主题宣传活动”,推介宣传“三秦善星”。
六、坚持政治引领: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这几年,我们在各级慈善组织开展“担当新使命,落实新举措,开创新格局”大讨论;连续3年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全省推广镇安县乡镇设慈善分会,村(社区)建慈善工作站的经验,完善省、市、县、镇、村(社区)五级慈善工作网络;开展比服务、比创新、比亮点和争一流的“三比一争”活动;倡导大爱情怀、务实双创、克难攻坚、清正廉明的慈善精神;培育拓荒牛、孺子牛、老黄牛的工作作风。以党建为引领,加强理论武装,强化职责使命,担当新时代慈善工作大任。
纵观陕西慈善工作态势,目前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与兄弟省市相比,我们仍有差距。这次会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批示,落实好陆治原部长和宫蒲光会长的讲话精神,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慈善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