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乌海市入选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着眼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精准对接困难群众需求、增加服务供给、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着力探索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政策保障和创新措施,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救助需求,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细化工作方案
强化政策制度保障
一是细化《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等内容,建立权责明晰、衔接紧密,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管理规范、监管有力的运行机制。二是推广“链接资源、确定范围、明确内容、开展服务、建立档案、监督评价”六步工作法,形成覆盖全面、多元供给、运行高效的服务网络,健全完善统筹协同、需求评估、服务清单、规范管理、档案管理、监督评估、资金保障工作机制。三是不断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的主体多元化、对象精准化、评估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档案规范化、监督制度化发展,打造形成资源整合、供需精准、流程规范、成效显著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格局。
丰富服务内容
健全需求评估指标
一是根据救助对象的困难类型和实际需求,丰富服务类社会救助的具体项目和基本内容,明确服务类别、对象范围、服务标准、供给主体,形成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拓展服务内容,制定“套餐+点餐”服务菜单。二是综合考虑救助对象经济、疾病、残疾、教育、居住、就业、监护、社会融合、自身发展、家庭结构、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情况及服务诉求等因素,整合已掌握的对象信息,健全完善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评估指标。三是充分发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主动发现机制作用,结合入户调查、走访探视、动态管理等工作,准确评估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及相应服务需求,建立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台账。2024年,全市已建立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台账4000余份。
完善工作机制
规范服务管理流程
一是建立统筹协同机制,发挥民政系统职能优势,统筹运用相关部门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为困难群众精准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提高困难群众生活品质。二是健全监督管理评估机制,加强试点工作监督指导,规范服务类社会救助承接流程,保证服务类社会救助提供数量、质量和绩效。三是健全档案管理机制,规范服务类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确保服务档案管理统一规范、档案存档安全有序。四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服务类社会救助资金列入专项预算,积极争取地方留成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和倾斜,强化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科学高效。2024年,累计服务困难群众1.2万余人次。
开展提质培训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一是组织召开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以座谈交流会、政策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为全市170余名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和村(社会)社会救助协理员,详细解读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新部署、新要求、新目标,提高工作人员的社会救助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汇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力,提高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充分展示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